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

回到填词的时代

在时间里,依附声音的语言最容易消失。宋词原是可以入乐的,我们现在已经不懂古人如何歌,只能用自己的方式,字随音转地吟唱。近年,也有好一些单位,把唐诗宋词谱上新曲吟唱,或作为教学的用途。

宋词,是一代文学的标记。早期花间词,描写的是女性的闺怨,男词人成为代言体,也可看出男人欣赏女性的角度。后来,辛弃疾和苏轼的澎湃,开拓了另一个面向。大家耳熟能详的《水调歌头》,出自豪迈的苏轼之手,邓丽君版本的编曲也被视为经典。听邓丽君的《水调歌头》和张学友的《但愿人长久》,是词学的第一周作业。

课堂上,每一次都能听老师用自己的调子吟唱一阕词。老师要求我们每个星期填一阕指定的宋词,听完之后,眉头简直可以夹死几只苍蝇。填词,每个词牌讲究平仄押韵。要表达的想法还得迁就平仄押韵,念起来不拗口。终于明白,为何古人不断推敲,还有那些被认为用得恰到好处的字眼,是怎么一回事。

风飒飒,斜柳映楼窗。游赏西溪疑是梦,狂云风雨醉一场,思念断柔肠。

那天,老师劈头就问:你喝酒了?借酒消愁吗?只好微笑。源自白蛇传的灵感,反复重读,还是看不出背后的故事。文字,不管哪种形式,多少都有作者的影子投射吧。灵感来自生活,灵感来大自然,广告词也这么说。


邓丽君版本


张学友版本,《唐山大地震》电影音乐之一。


这个被视为空灵的版本


后来,搜寻到名昆曲家岳缇美的版本


没有评论: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