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

在希望之谷唱一阙难得的团圆

星期天的早晨,第一次踏足这个美丽的地方。炎热的早晨,安静的小镇,居民们的生活节奏依然如此缓慢。这里的周末可以看到外来的人在这儿活动,为它的宁静增添些许热闹。

在这个静谧的市镇,你我的脚步会不自觉地缓慢下来,甚至连说话都会变得轻柔,深怕会打扰它的沉默和扰乱它独有的节奏。幽静的地方,连小猫也变得慵懒起来。希望之谷,可以让你忘却尘世的纷扰,也很适合整理凌乱的情绪。

第二场<乡音之年.乡音考古.民俗演祭>走进被遗忘的历史,走入了被遗忘的古迹。4月19日,一众民间艺人在Sungai Buloh 麻风院粉墨登场,唱一阙难得的团圆。

这天的彩排和演出皆状况连连,然而观众和院民报以掌声和耐心的等待,足以让大家安下心勇往直前。虽然演出的过程因此而不完美,其实缺憾也是唯美的点缀。这一夜不仅仅是一场表演,看到的是民间艺人们对乡音的坚持,更为之感动的是文化得以传承。当晚,现场即兴加插一段表演—九岁的小男生唱南音。因为他的坚持,我们让这段没有被安排在流程表里的演出呈现在观众眼前。稚嫩的声音显得有点生涩却没有丝毫怯场。此刻,泪水悄然地溢满眼眶。

最后一曲<老城门>唤出了年轻人的愁,更唱出了前辈的乡愁。透过歌者的声音唱出了无奈的心情,更道出城门的萧瑟。望着一切的变化,守坐在古城的人们打开那扇门,看见的是远走的背影,期盼再次团圆。然而,当晚不仅仅有民间艺人的表演,更上演一幕幕真实的人情冷暖。一个对院民的关怀动作,对老人家的体贴和那些冷眼旁观者相比,那份贴心的感觉足以令人动容。原来我们最容易忘却的是最简单的事情。

曲终人散,留下恢复原貌的场地、建筑和小镇。他们来了,带给院民乡音难得的团圆,带我们走一次被遗忘的历史之旅。我们走了,留下依旧在小镇生活的院民,留下了回忆。观众走进来了,不是为了凑热闹,而是欣赏和回忆。观众走出这扇门,带着满满的感触,深深的感动。

聚众的在剧终之后离开,他们决定留下的是否已经烙下印记;我们能做的是把那些带走的故事和声音放入历史的储存库。

结束意味另一个开始,只是因为在乎所以在乎,它遗下失落的尾巴。

没有评论: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