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8日星期二

关于安顺少年的故事

 photo bai20se20ai20wei20shan_zpstqjvthrn.jpg

第一次拜读学长的小说,其实这本苹果姐姐借了我很久,某一个周日终于一口气读完了。(掩脸~)

故事背景设定在安顺,里头有熟悉的一些场景。曾经在小镇生活了一段时间,里头提到让人想念的猪肠粉、有我不曾听过的大钟楼故事、后来似乎吃不到记忆中的香饼味道。关于那条铁路,我也曾经听妈妈提过。这两三年间回乡,也被妈妈带到现场,她说如今已经有柏油路了,也看见摩托车通行。虽然不晓得是不是和小说里的场景是同一处,但光想象里面的描述就觉得从前的这里应该很美。而我在小镇的时候,市区是有火车平交道,每次都会听到火车要经过市区的讯号,这平交道在多见前已经拆除了,如今也不复再。那些关于安顺的记忆被唤起,关于安顺的部分历史被写了进去。

透过小说人物,带出了城乡小孩的种种差异。同时,借由他们友谊的建立以及成种种冒险历程,还有青少年面对的人生问题,不经意地透露人生道理,但不说教。人生就像障碍赛,我们有需要跨越,也有不成功的时候。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漫画怪咖阿托,一个有武侠味、侦探分析能力、痴爱漫画、黑色幽默的魁梧男孩。巧儿和阿禾的遭遇与早熟,也曾是我生活中的一道风景。

书后页写着:太高的围栏不是用来围堵别人,而是禁锢自己;隔绝外界的同时,便也隔绝了自己。这是一本会让人回味的青少年小数,虽然我已经不再是少年,敬那单纯的友谊。

速食世界的工作



最近的工作一直被追进度,从双十一、到黑色星期五感恩节、到双十二、圣诞、跨年,数着日子飞快地拼命往前。

在被拿来与只有速度没有品质的结果比较,非常愤愤不平,这些看不懂中文的人凭甚么做比较呢!前阵子更是处于非常低压状态,累死人不用本钱的,结果进度反超前之后,相关的部门还未在系统里建立急件的编码,某同事说我们做完就好了,他们也要时间来建立编码,真是让你无法信服的理由。

周五下班之前,最讨厌的是莫过于被交待任务,还要被指定在下班之前完成。上周五在聊天室内,我提出是否我们有约,是否可以周一一早完成再上传,得到的回应如下:understood, i too have appointments that i have to be late for as there are other things that just came in for me, unfortunately this is the kind of work environment that we're in unsure.当同事这么跟你说,其实可以回应的很多,再多的回应她也不会接受。接着,收到了一封电邮说明下周会配合双十二,临时会有很多翻译需要赶,请我们重新调整已经安排好的约会,瑜伽课除外。这样的“命令”实在让人非常不舒服,上瑜伽课早来早退,也是做满时数才回家。同事啊,你只是跟我沟通的executive,虽然我知道我上司和你同一阵线,但是这种“没有礼貌”的回应,我会想要跟你翻脸。

公司不好的文化已经形成,我无法改变,但可以选择准时上下班,并且按平日进度做完份内事,尽量配合所有的要求。香港同事因此加班是她的事,连这个也可以比较真的无言。你迟来迟回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应该跟你的时间表下班。要不,大家一起准时来上班打卡呗。后来,我们直接找上司说明,她解释了职位差别及整个过程,附加了一段话。她说我们公司的文化是往往最后一分钟要东西的,如果你不愿意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,或者觉得不适合这样的环境,那只有各自寻找出路了,非常坦白的说明。好吧,你们连work life balance 也不在意,更甭提工作生活的整合。既然文化乃人为,而这已是无法改变的人为因素,你们纵容了环环相扣的延迟,要他人一起承担结果,我想我也知道未来是怎么一回事。

认清了这里是追求速度的翻译世界,这事件让我想起了网络最近很夯的长颈鹿喝咖啡的故事,任谁都没有想过长颈鹿在喝热咖啡的时候,因为咖啡早就在喉咙里冷掉了,而无法享受到热咖啡的滋味,潜台词是你想到你自己。同时,想起王蓝茵的《扇耳光》里头的歌词:这个世纪追求速食理想,至少我还有健康的盼望,不要来打扰,不要来打扰,我不是傻瓜,怎么会上当。

两颗桔子与性骚扰

 photo cairo 678_zpsogzyaeit.jpg

照片取自网络


电影放映会之后,友人点了一杯Teh O limau panas, 杯子里有两颗limau,再普通不过了。在电影《开罗678公车》里,这种水果不是隐喻,而是成为了性骚扰者行凶的武器。

导演Mohamed Diab 透过三个不同背景、不同身份的伊朗女性和他们的情感世界,反应出伊朗女性的绝大对比,主轴是她们如何面对性骚扰的过程。受教育的女性企图透过教育和法律管道得到平反;底下阶层的女性,把法律操控在手上,以行动反击性骚扰者。这三名女性的伴侣也因为身份背景,对她们的遭遇呈现出不同反应。女主角之一的塞巴免费替女性们上课,要她们抵抗大男人主义的欺压,在课后不断问来上课的人:你们曾经被受性骚扰吗?几次?你们如何回应?每一次得到空白的作答纸张。同时,衍生出保守与开放的回教徒的思想差别。当中,最吊诡的角色是警长,他处于灰色地带,却也因为家庭做出了设身处地的设想而有更大的改变。

导读人说部分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,电影在茉莉花运动之前拍摄。导演的灵感源自第一宗性骚扰案件,那时候没有性骚扰的条例可以保护女性。受害者坚持以性骚扰提控,被告成功被控上法庭,最终判刑三年,事件在伊朗得到非常大的回响。从此,伊朗国会因此修法成立性骚扰条例,然而之后报案的人寥寥无几,电影结束前出现这段话。导读人也说,电影用了许多偷窥镜头,试图说明女性在埃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,更呈现出大男人主义社会欺压。

伊朗恐怖的678公车,是当地女性的噩梦,然而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“有趣”但无奈的画面,甚至是我们无法理解的画面。透过电影,我们看到世界上不为所知的事情,不可思议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世界某个角落发生,这些是我们旅行也许无法得知的。种种情节引发思考之余,也会有对应到自己生活的社会。会后分享时,友人说男性也会被性骚扰,女性也会是骚扰者,更多时候女性是受害者。之后,观众也勇敢分享自己曾经不堪的遭遇,深叹教育年轻一代自我保护很重要。如电影里提到的,男性欺软怕硬,你要狠狠地盯着他或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。

在保守国度里,导演自我流放国外,才能拍出自己想要说的故事而安然无事。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